人身保险行业之所以在经历高速增长后出现调整,既有外部环境的客观因素,也有人身保险业谋求健康发展、防范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的主观因素。
转型已现曙光
从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和信息看,人身保险行业逐步完善了产品和精算监管政策,绝大部分公司积极跟进,主动压缩高费用、高资本消耗业务,行业现金流充足,实现正增长的公司数量在逐步扩大。值得一提的是,续期保费、个险渠道保费收入、新业务价值、剩余边际等指标,在人身保险公司的评价体系中正变得愈来愈重要。寿险公司与财险公司的不同之处在于,寿险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主要的业务是靠续期保费拉动的,而不是靠首年保费。从两家以寿险为上市主体的保险公司看,2018年前三季度,国寿股份实现保费收入4685.34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续期保费收入3162.85亿元,同比增长28.7%。新华保险累计实现总保费收入1000.08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续期保费782.64亿元,同比增长29.4%。
未来一段时期,个险仍将是寿险销售的主要渠道。在个险渠道上,2018年前三季度,太保寿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769.96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个人客户业务代理人渠道实现业务收入1599.12亿元,同比增长17.2%。
目前来看,人身保险行业新业务价值存在一定压力,但是向好趋势已经显现。2018年前三季度,平安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554.25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第三季度同比增长10.9%,增速为2018年三个季度中最快;前三季度新业务价值率42.1%,同比提升4.3个百分点。
对于人身保险业的转型发展,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指出,此次全面转型对全行业是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需要认识到全面转型要解决行业发展和形势要求适应的理念、理论、制度、机制、政策、监管等一系列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和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药到病除。全面转型不是轻松的,是辛苦的,甚至是痛苦的;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所以,要取得全面转型的胜利,不但要有决心,更要有定力;不仅要有科学的战略,更要有灵活的战术,在遵循银保监会关于全面发展战略规划、明确战略定位、保持发展战略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一事一策,因时而动,提高转型战术方案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认清问题苦练内功
目前来看,人身保险业现行发展方式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风险保障、产品质量、发展动力、发展效益等方面,与当前市场的要求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当前市场上,保险产品同质化严重。从消费者角度看,目前保险市场中的产品令人印象深刻、特色鲜明者寥寥,多数大同小异,同质化现象严重。这意味着多数保险公司缺乏核心竞争力,可替代性强,存在感弱。各家保险公司所处区域不同,面对目标群体不同,制定的发展路径和产品特色也应有所差异。
令人遗憾的是,一些保险公司贪大求快,无心深耕所处区域和服务一定目标群体,一心只想铺开全国市场,产品靠的是抄袭、复制,缺乏精算能力、服务能力。最为明显的现象是,如果一家保险公司某款产品走红,其他公司立即跟进,稍作修改即可问世,同类产品如雨后春笋。
保险公司学习同业,借鉴开发更好的保险产品无可厚非,但关键是当前的“借鉴”更多只是玩文字游戏,增减一些可有可无的内容,而服务能力又跟不上,投诉、纠纷不断,最后可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对保险行业形象有害无利。不过,目前也确实有不少保险公司在产品创新上做了一些新尝试。
其次,人身保险营销“毁誉参半”。1992年,代理人制度由友邦保险引入中国大陆地区,从此成为保险业多年高速发展的源动力之一。可以说,代理人制度和数以百万计的代理人为保险业发展打开了局面,长期撑起了保险业尤其是寿险业的一片天。
不过,代理人制度也留下了“并发症”。首当其冲的是饱受诟病的代理人形象问题,销售诱导和擅自承诺给保险公司带来了理赔困难和更深层次的消费者信任危机问题,虽几经整治,但已困扰保险业多年,仍未得到妥善解决。
目前来看,越来越多的保险消费者不再是价格敏感型,而是服务、价值敏感型人群。多份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投保,购买的保单越来越多,诚然这反映了保险产品的设计更加便民,更反映了民众的保险意识和责任感也越来越强,但保险机构要避免在保费端“大开口袋”,而在服务端“扭扭捏捏”,否则将对保险业造成更为深远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 人身险行业